2025年4月24日13:00,沈阳科技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进行线上教学资源整合主题活动。本次交流会由教研室主任闫锴老师组织,专业带头人郭丹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会议围绕线上教学资源整合、AI 教科研实践、毕业设计集体审查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扎实行动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主题分享
在线上教学资源整合专题研讨中,闵璐老师担任主持,带领全体教师直面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现实难题。会上明确,资源整合旨在将课件、代码库等数字化资源构建成统一知识体系,通过目标规划、资源筛选、分类标准化、共享应用四步推进。以算法课程代码案例缺口等师生实际需求为导向,从学堂在线等平台筛选优质资源,分类后搭建权限分级共享库,为教学资源优化提供清晰路径。
赵学静老师主导的 AI 教科研实践活动,深入剖析推理与非推理模型差异。结合教学场景,阐释推理模型用于科研分析,非推理模型适用于数据标注。针对两类模型,总结差异化提示语策略,如推理模型需提供逻辑框架,非推理模型强调指令明确。同时提炼 DeepSeek 平台 7 大实操法则,通过现场对比演示,结构化提示语使 AI 答案相关度提升显著。会议达成将 AI 作为 “思维脚手架” 共识,并制定开发自评量表等推进措施。
肖金凤老师主持计算机专业第四次毕业设计集体审查会,10 名教师组成审查小组,对 39 篇毕业论文初稿进行全面把关。审查过程中,老师们从选题创新性、逻辑严谨性、数据可靠性等维度出发,对论文中文献引用不规范、研究方法阐述模糊、图表标注缺失等问题逐一批注,并提出修改建议。针对部分学生在论文框架搭建、学术语言运用方面的困惑,老师们结合专业经验,现场开展一对一指导,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符合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筑牢根基。
此次系列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既是计算机教研室在教学改革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也是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郭丹老师总结指出,通过三大主题的深入研讨与实践,教研室在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科研模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精进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