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春逐梦,共铸时代精神

1070  2025-09-03 22:47:48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打造“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加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以“青春逐梦,共铸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鞍山正式启动。8月22日到8月23日沈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辽宁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三校的青年学子满怀热忱,共同踏上征程,他们深入矿山、红色教育基地,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旨在通过一线的观察、深切的体悟和扎实的服务,践行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近日,30余名实践团队师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共同吹响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集结号。紧接着走进辽宁科技大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雷锋生前工友易秀珍老人亲临讲述,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注入了血肉和温度。她的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深情的回忆,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教育。我们从她那里听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的雷锋,以及一份跨越时空、值得永远珍藏和践行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像易秀珍老人这样的历史见证者和讲述者,雷锋的故事才得以如此生动、真切地流传下来,持续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下午,为深入了解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感悟老一辈工业人的奋斗精神,实践团走进鞍钢博物馆,活动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多个展区。锈迹斑斑的老式轧钢机、泛黄的生产报表、工人们用过的防护用具……一件件带着历史温度的展品,让大家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当看到鞍钢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生产出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块重轨等“新中国第一”的实物模型时,成员们纷纷驻足感叹,深刻体会到鞍钢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





随后,团队深入齐大山铁矿,近距离地感受钢铁生产,见到了“时代楷模”郭明义老师,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步行巡视采场公里十公里,即使烈日炎炎他已经满头大汗,但依旧面带笑容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随后我们一起走进会议室,与郭明义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对同学们的提问,郭明义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朴素信念回应,并寄语青年:“实践绘就最美青春!”




团队还走进了辽阳市弓长岭雷锋纪念馆,成员们下车后在纪念馆前的雷锋塑像前驻足沉思,近距离感受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雷锋的童年”“在鞍钢的日子”“参军入伍”“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等展区。泛黄的日记手稿、补丁摞补丁的军装、用过的锄头和步枪……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展品,还原了雷锋同志勤俭节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生活与工作场景。




在最后座谈会上,实践团队代表们结合各自的实践主题进行分享。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谢昊霖同学表示,在鞍钢和齐大山铁矿的所见所闻让他意识到“实干”的分量。

随后,指导老师们对各团队的实践成果给予了肯定,他们强调,社会实践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希望同学们能将实践中的感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梳理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与经验,更激发了大家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发展的热情,为今后我院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二西路30号
邮编:110167   电话:024-31679767/31969585
Copyright © 2022 沈阳科技学院 辽ICP备11020003号-1
  • 微信平台
  • 抖音平台
  • 微博平台